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正文

    河南省鲁山县的牛郎织女文化

    2019-02-19 20:34:16    浏览:1    点赞:0

    农历七月初七,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。传说,织女是王母娘娘的亲闺女,在天上织云彩。牛郎是人间的一个看牛娃,备受兄嫂虐待。老牛很同情牛郎,有意帮助他。一天,老牛告诉他向织女求婚的办法。牛郎照样做了,果然达到了目的。他们婚后生了一男一女。可是,王母娘娘知道后,却把织女抓回天庭。老牛让牛郎把它的皮披在身上,挑着两个孩子追上天去。王母娘娘拔下发簪在织女后面一划成了一道天河,把这对夫妻隔开了。他们隔河相望,悲伤极了。后来,王母娘娘只允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,届时由喜鹊架桥渡河。这是一个极其美丽的民间爱情传说。

    南北朝时代写成的《荆楚岁时记》里有这么一段:“天河之东,有织女,天帝之子也。年年织杼役,织成云锦天衣。天帝怜其独处,许嫁河西牵牛郎。嫁后遂废织纴。天帝怒,责令归河东。唯每年七月七日夜,渡河一会。

    关于织女,古书里还有几处提到她。《后汉书·天文志》:“织女,天子真女。”《史记》:“三星,在天纪东端,天女也。”《焦林大斗记》:“天河之东,有星微微,在氐之下,谓之织女。”

    宋代词人秦观也被牛郎织女这个悲里带欢、欢里带悲的故事激动了文思;他把这可歌可泣的故事的意境用长短句很巧妙地表达出来。“鹊桥仙”是词里很美丽的一首。

    纤云弄巧,飞星传恨,银汉迢迢暗度。

    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。

    柔情似水,佳期如梦,忍顾鹊桥归路。

    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。

    二、牛郎织女起源地争议

   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,每个地方都极力想趁着这个东风发展自己的经济。神话传说有着古老的渊源,很难确定其原型所在,但神话的发生地是可以考究的。因此,牛郎织女起源就成为一个发光点。

    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介绍说:“民俗学家们对这 个故事的发源地一般有四种说法,一是‘陕说’,陕西省兴平市被认为是牛郎织女传说的核心区;二是‘晋说’,在山西省和顺县内有南天池和牛郎峪村,所以有学者认为这里是牛郎织女的‘老家’;三是‘鲁说’,民间有云‘天上银河,地下沂河’,故有人认为,牛郎织女传说发轫于山东省沂源县;四是‘豫说’,在河南省南阳市有一个牛郎村,在其附近的史洼村又被称为织女村,而村头的小桥更被当地人看作是牛郎织女约会的地方。

    施立学还认为吉林省长白山地区也是牛郎织女故事发源地。他说:“从长白山天池北端发源的乘槎河,又名‘天河’,而河边还有渡口名为‘牛郎渡’。此外,在河东岸还有一座金梭峰,它形似织布梭子,被人们看作是织女的象征。而据考证,这些叫法早在清朝以前便已形成。”虽然人们对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争论不休,但这正说明了这个传说流传之广,也更印证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不懈追求。

    最终,专家考证发现,以和顺县南天池村为轴心、半径2公里至3公里处,历代传承着许多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关的古地名与景物名称,数量有15处之多。当地村民至今还保持着淳朴善良、勤劳节俭、安居乐业、与世无争、和睦相处的古老生活方式,保存着祖先流传下来的古老织机的梭子、纺车及耕犁工具。牛郎峪、南天池一带村民代代口传牛郎织女故事,村民中流传有关于牛郎织女故事的手抄本。

    三、 和顺“牛郎织女文化之乡”的考证

    牛郎织女的传说由《诗经·大东》、《古诗十九首·迢迢牵牛星》古诗和人们的星辰崇拜心理演变而来。经过几千年的发展,尽管故事的传播有着多地域、多元文化的特征,但是山西省和顺县是其发生地,应无可置疑。

    民国《和顺县志》记载:“七月初七,处女用瓦器生五谷芽,向牛郎织女乞巧。”村民在这天讲究放鞭炮,贴牛郎织女图案的窗花、敲锣打鼓“接织女回家”。今天村民们每逢七夕仍有“看天”习俗,晚间在院中朝南向摆上桌子或案板,上面供奉连着杆茎一起煮熟的毛豆和带苞叶煮熟的玉米,然后燃香拜天,祭祀牛郎织女。

    (一)和顺的地理位置和习俗

    和顺县地处山西省境东陲,太行山巅。春秋时期置邑,隋开皇定名,以迄至今。这里山清水秀,夏无酷暑,清凉宜人。考古发现,和顺境域早在旧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居住活动,县域内的南天池、牛郎峪一带海拔1450米,周围山峰奇俊,林木茂盛,百草繁荣。南天池村一公里处有1900多米的天河梁横贯南北,气势宏伟,犹如一壁屏障,将南天池村与世隔绝。村境四周山峰常年山雾缭绕,恰似天上人间。

    和顺的大环境与南天池村周围的小气候,为后来陆续考察的专家带来了惊喜和震撼。和顺县雄居太行之巅,素有“太行屋脊”之称。这里地势独特,重峦叠嶂,壁立千仞,林海苍茫,松涛如烟,山清水秀,风光秀美,百鸟争鸣,牧歌晚唱,令人留连忘返。我们再来看一下南天池村及周围的小气候,这里海拔1450米,周围山峰奇俊,林木茂盛,百草繁荣。村东1公里处,海拔1900多米的天河梁横亘南北,气势宏伟,犹如一壁屏障,将南天池村与外界隔绝,形成相对封闭的“世外桃源”,天河梁南端峭崖壁立,落差千米,从云端向下俯视即河北邢台界地。此地气候凉爽,年无霜期110天左右,年均气温 6.5℃,境内泉眼丰富,泉水汩汩,寒冬不冰,四季不息。这里四周山峰常年云雾缭绕,雨过初晴,流云飘渺,如诗如画,恰似人间仙境,让人如痴如醉。

    这些独特的自然条件,为“牛郎织女”爱情故事发生,提供了独有的气候环境、季节依据和最佳的背景选择。

    另外,值得一提的是,我的家乡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都与“牛郎织女”有着割舍不断的关联。

    家家养牛。牛是我们那里主要的耕作工具。我家就是其中的一个。记得小时侯,每天都可以在路上看到放牛人赶着牛群经过。牛是我们和顺的品牌也是重要产业之一。而南天池村自古就有养育耕牛的习俗,其特有的自然环境为养牛创造了优良条件。南天池村山势平缓,水草丰茂,家家户户养牛。村中的三官庙中祀奉的三位神灵中,就有一位是“水草大王”。过去还有“牛死埋藏”的风俗,反映了人们对耕牛的尊崇心理,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。一切的一切都可以看到牛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,而牛也是“牛郎织女”传说中最重要的一部分。

    户户纺织。南天池周围山梁上曾经桑麻遍野,养蚕与纺织久为传统。至今,遍山的橡树林仍然旺盛非凡,而其叶可用来喂蚕。历史上每家每户都会纺线织布,听同学说,他们那里至今有人保存有古老织机的梭子和纺车。

    风俗依然。 每年七月初七,村民们除了保留“看天”风俗外,夜间还要在院中南边摆上桌子或案板,供放毛豆、玉茭和蒸馍。许多山庄仍因袭传统,总是敲锣打鼓,“迎接仙女”或“接织女回老家”。虽然我们家没有这样的传统,但是也听许多老人说过这样一个所谓的“探听”。在七夕的晚上,如果你站在葡萄架下,就可以听到牛郎和织女在说话。我小的时候就曾经和小伙伴一起验证过。

    (二)地名串出故事

    天河梁、牛郎峪、南天池与磨子峪(簪峪)是地方志中早有记载的地名或村名,其余地名及相关景物名称均长期流行于民间,如今能见到的有牛郎沟、牛郎洞、天河池、牛郎庙、织女庙、南天门、金牛洞、老牛口、牛头山、相思背、喜鹊山、八仙洞、哪吒塔、驴打滚、磨簪石等等,还有如今已毁圯的王母娘娘庙、李天王塔遗址等

    牛郎峪村——距该村西北3公里,是故事中牛郎居住的地方;

    天河梁——是主要山脉景观,为天河梁山脉的主峰,传说是王母娘娘为阻止牛郎织女相爱而用金簪划出的一道天河。据说,从南天池村望去,平时牛郎星在天河梁北,织女星在天河梁南,七夕晚上,牛郎星和织女星会靠得很近。更为重要的是,天河梁的走向与银河系的走向是一致的;

      凤冠山——天河梁的山头,形似凤冠,当地人一直传说是王母娘娘的凤冠;

      喜鹊山——在天河梁的西南方1公里处,因有喜鹊栖息而得名,站在喜鹊山上可以遥望天河梁;

      簪峪(磨子峪、磨峪) ——紧靠天河梁背后(西方)有一道山沟,沟中水石俱存,传说中王母娘娘磨金簪的地方;

      牛郎沟——从该村西北1.5公里处的南天门贯穿至牛郎峪村的牛郎沟,为牛郎放牧的地方,沟中有“饮牛池”与“牛郎故宅”遗迹;

      天河池——该村东南1.5公里处有一池碧水,为天河梁下的山泉,流淌经年而不盈不竭。水池旁一株古椴木树冠庇荫,遮蔽了半池碧水。这就是织女洗澡的地方。另一说是天兵天将饮马的地方;

      古庙——天河池边椴树背后有一石砌古庙,相距约10米处也有一庙,均为石砌拱券。当地村民说可能是牛郎庙和织女庙,但大多考察的专家否定了这种说法。

      南天门——村西北1.5公里处。位于天河梁北端东侧,由香子背(又称相思背)与花山两座小山峰夹峙其间,是牛郎沟通往南天池的必经之路,也是传说中仙女下凡的必经之路。南天门旧址基石浩大,屹立年久,抗日战争中被拆毁,1962年南天池(大队)修复,规模较小。(花山向东200米有一处天然溶洞,称“仙人洞”,山顶有一座石砌哪吒塔,俗称“石大汉”,民间都有故事传说);

    金牛洞——天河梁东侧崖壁上有一天然洞穴,传说是牛郎藏牛之洞,一说是金牛星违犯大条被打入人间苦役修炼的地方;  牛头山——天河梁南端东西走向的山脉,传说是老牛死后埋葬的地方;

    老牛口——村南2公里,与天河梁隔山相望,山顶竖石肃立,传说中仙女洗澡后在此晒太阳,晾衣裙;

      饮牛池——位于牛郎峪村牛郎沟中,为一泓水塘,山泉常年流过,至今仍未涸竭。相邻一池水,塘已毁坏,仍见痕迹;

      牛郎洞——牛郎沟深处,依石崖洞有石块垒砌遗迹,传说牛郎与织女为躲藏天帝王母追寻而隐居于此;

      南天池、北天池——据说以前村内有南天池、北天池,村民环南天池而居,今池水已枯,仅存地名;

    这些地名与景观名,是当地百姓历代相传的,是不能轻易更改的,也是不敢轻易迁移的。这些地名和景点,形成了一条完整而系统的情节链,与传说故事的情节和细节基本一致。为“牛郎织女”故事起源于和顺提供了重要证据。

    (三)口口相传

    大量史料记载与民间口碑表明,“牛郎织女”故事在和顺县代代口口相传。尤其南天池所传牛郎织女故事,其内容与广泛相传的内容大概相同,但更加丰富具体。

    南天池村民有280多人,几乎人人都会讲述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。牛郎峪村民肯定地说,牛郎就是他们村的人,其舅父探知织女下凡洗浴的时刻,派人告知牛郎,让他去“窃衣”,然后便结成良缘。村民王秉毅(62岁)、王继生(52岁)讲述:牛郎排行老三,居牛郎峪,其舅叫青似海,居南天池村。牛郎与织女相爱得到了舅父的鼓励和帮助。王继生有手抄本故事流传。王继生祖上是邢台人,因水灾逃难到南天池,至今已传七代。

    四、打造“中国的情人节”

    “牛郎织女”传说起源地的确立,为和顺的旅游文化找到了龙头。这一确定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,并且为中国“情人节”找到了具有说服力的证据。另外,我们县也已经开展了“牛郎织女文化艺术节”来发展自己的经济。

    我相信只要我们县只要以此为契机,借助这一重要文化品牌,加大文化活县、旅游兴县的力度,打造别具特色的生态避暑名县农历七月初七,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。传说,织女是王母娘娘的亲闺女,在天上织云彩。牛郎是人间的一个看牛娃,备受兄嫂虐待。老牛很同情牛郎,有意帮助他。一天,老牛告诉他向织女求婚的办法。牛郎照样做了,果然达到了目的。他们婚后生了一男一女。可是,王母娘娘知道后,却把织女抓回天庭。老牛让牛郎把它的皮披在身上,挑着两个孩子追上天去。王母娘娘拔下发簪在织女后面一划成了一道天河,把这对夫妻隔开了。他们隔河相望,悲伤极了。后来,王母娘娘只允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,届时由喜鹊架桥渡河。这是一个极其美丽的民间爱情传说。

    南北朝时代写成的《荆楚岁时记》里有这么一段:“天河之东,有织女,天帝之子也。年年织杼役,织成云锦天衣。天帝怜其独处,许嫁河西牵牛郎。嫁后遂废织纴。天帝怒,责令归河东。唯每年七月七日夜,渡河一会。

    关于织女,古书里还有几处提到她。《后汉书·天文志》:“织女,天子真女。”《史记》:“三星,在天纪东端,天女也。”《焦林大斗记》:“天河之东,有星微微,在氐之下,谓之织女。”

    宋代词人秦观也被牛郎织女这个悲里带欢、欢里带悲的故事激动了文思;他把这可歌可泣的故事的意境用长短句很巧妙地表达出来。“鹊桥仙”是词里很美丽的一首。

    纤云弄巧,飞星传恨,银汉迢迢暗度。

    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。

    柔情似水,佳期如梦,忍顾鹊桥归路。

    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。

    二、牛郎织女起源地争议

   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,每个地方都极力想趁着这个东风发展自己的经济。神话传说有着古老的渊源,很难确定其原型所在,但神话的发生地是可以考究的。因此,牛郎织女起源就成为一个发光点。

    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介绍说:“民俗学家们对这 个故事的发源地一般有四种说法,一是‘陕说’,陕西省兴平市被认为是牛郎织女传说的核心区;二是‘晋说’,在山西省和顺县内有南天池和牛郎峪村,所以有学者认为这里是牛郎织女的‘老家’;三是‘鲁说’,民间有云‘天上银河,地下沂河’,故有人认为,牛郎织女传说发轫于山东省沂源县;四是‘豫说’,在河南省南阳市有一个牛郎村,在其附近的史洼村又被称为织女村,而村头的小桥更被当地人看作是牛郎织女约会的地方。

    施立学还认为吉林省长白山地区也是牛郎织女故事发源地。他说:“从长白山天池北端发源的乘槎河,又名‘天河’,而河边还有渡口名为‘牛郎渡’。此外,在河东岸还有一座金梭峰,它形似织布梭子,被人们看作是织女的象征。而据考证,这些叫法早在清朝以前便已形成。”虽然人们对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争论不休,但这正说明了这个传说流传之广,也更印证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不懈追求。

    最终,专家考证发现,以和顺县南天池村为轴心、半径2公里至3公里处,历代传承着许多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关的古地名与景物名称,数量有15处之多。当地村民至今还保持着淳朴善良、勤劳节俭、安居乐业、与世无争、和睦相处的古老生活方式,保存着祖先流传下来的古老织机的梭子、纺车及耕犁工具。牛郎峪、南天池一带村民代代口传牛郎织女故事,村民中流传有关于牛郎织女故事的手抄本。

    三、 和顺“牛郎织女文化之乡”的考证

    牛郎织女的传说由《诗经·大东》、《古诗十九首·迢迢牵牛星》古诗和人们的星辰崇拜心理演变而来。经过几千年的发展,尽管故事的传播有着多地域、多元文化的特征,但是山西省和顺县是其发生地,应无可置疑。

    民国《和顺县志》记载:“七月初七,处女用瓦器生五谷芽,向牛郎织女乞巧。”村民在这天讲究放鞭炮,贴牛郎织女图案的窗花、敲锣打鼓“接织女回家”。今天村民们每逢七夕仍有“看天”习俗,晚间在院中朝南向摆上桌子或案板,上面供奉连着杆茎一起煮熟的毛豆和带苞叶煮熟的玉米,然后燃香拜天,祭祀牛郎织女。

    (一)和顺的地理位置和习俗

    和顺县地处山西省境东陲,太行山巅。春秋时期置邑,隋开皇定名,以迄至今。这里山清水秀,夏无酷暑,清凉宜人。考古发现,和顺境域早在旧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居住活动,县域内的南天池、牛郎峪一带海拔1450米,周围山峰奇俊,林木茂盛,百草繁荣。南天池村一公里处有1900多米的天河梁横贯南北,气势宏伟,犹如一壁屏障,将南天池村与世隔绝。村境四周山峰常年山雾缭绕,恰似天上人间。

    和顺的大环境与南天池村周围的小气候,为后来陆续考察的专家带来了惊喜和震撼。和顺县雄居太行之巅,素有“太行屋脊”之称。这里地势独特,重峦叠嶂,壁立千仞,林海苍茫,松涛如烟,山清水秀,风光秀美,百鸟争鸣,牧歌晚唱,令人留连忘返。我们再来看一下南天池村及周围的小气候,这里海拔1450米,周围山峰奇俊,林木茂盛,百草繁荣。村东1公里处,海拔1900多米的天河梁横亘南北,气势宏伟,犹如一壁屏障,将南天池村与外界隔绝,形成相对封闭的“世外桃源”,天河梁南端峭崖壁立,落差千米,从云端向下俯视即河北邢台界地。此地气候凉爽,年无霜期110天左右,年均气温 6.5℃,境内泉眼丰富,泉水汩汩,寒冬不冰,四季不息。这里四周山峰常年云雾缭绕,雨过初晴,流云飘渺,如诗如画,恰似人间仙境,让人如痴如醉。

    这些独特的自然条件,为“牛郎织女”爱情故事发生,提供了独有的气候环境、季节依据和最佳的背景选择。

    另外,值得一提的是,我的家乡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都与“牛郎织女”有着割舍不断的关联。

    家家养牛。牛是我们那里主要的耕作工具。我家就是其中的一个。记得小时侯,每天都可以在路上看到放牛人赶着牛群经过。牛是我们和顺的品牌也是重要产业之一。而南天池村自古就有养育耕牛的习俗,其特有的自然环境为养牛创造了优良条件。南天池村山势平缓,水草丰茂,家家户户养牛。村中的三官庙中祀奉的三位神灵中,就有一位是“水草大王”。过去还有“牛死埋藏”的风俗,反映了人们对耕牛的尊崇心理,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。一切的一切都可以看到牛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,而牛也是“牛郎织女”传说中最重要的一部分。

    户户纺织。南天池周围山梁上曾经桑麻遍野,养蚕与纺织久为传统。至今,遍山的橡树林仍然旺盛非凡,而其叶可用来喂蚕。历史上每家每户都会纺线织布,听同学说,他们那里至今有人保存有古老织机的梭子和纺车。

    风俗依然。 每年七月初七,村民们除了保留“看天”风俗外,夜间还要在院中南边摆上桌子或案板,供放毛豆、玉茭和蒸馍。许多山庄仍因袭传统,总是敲锣打鼓,“迎接仙女”或“接织女回老家”。虽然我们家没有这样的传统,但是也听许多老人说过这样一个所谓的“探听”。在七夕的晚上,如果你站在葡萄架下,就可以听到牛郎和织女在说话。我小的时候就曾经和小伙伴一起验证过。

    (二)地名串出故事

    天河梁、牛郎峪、南天池与磨子峪(簪峪)是地方志中早有记载的地名或村名,其余地名及相关景物名称均长期流行于民间,如今能见到的有牛郎沟、牛郎洞、天河池、牛郎庙、织女庙、南天门、金牛洞、老牛口、牛头山、相思背、喜鹊山、八仙洞、哪吒塔、驴打滚、磨簪石等等,还有如今已毁圯的王母娘娘庙、李天王塔遗址等

    牛郎峪村——距该村西北3公里,是故事中牛郎居住的地方;

    天河梁——是主要山脉景观,为天河梁山脉的主峰,传说是王母娘娘为阻止牛郎织女相爱而用金簪划出的一道天河。据说,从南天池村望去,平时牛郎星在天河梁北,织女星在天河梁南,七夕晚上,牛郎星和织女星会靠得很近。更为重要的是,天河梁的走向与银河系的走向是一致的;

      凤冠山——天河梁的山头,形似凤冠,当地人一直传说是王母娘娘的凤冠;

      喜鹊山——在天河梁的西南方1公里处,因有喜鹊栖息而得名,站在喜鹊山上可以遥望天河梁;

      簪峪(磨子峪、磨峪) ——紧靠天河梁背后(西方)有一道山沟,沟中水石俱存,传说中王母娘娘磨金簪的地方;

      牛郎沟——从该村西北1.5公里处的南天门贯穿至牛郎峪村的牛郎沟,为牛郎放牧的地方,沟中有“饮牛池”与“牛郎故宅”遗迹;

      天河池——该村东南1.5公里处有一池碧水,为天河梁下的山泉,流淌经年而不盈不竭。水池旁一株古椴木树冠庇荫,遮蔽了半池碧水。这就是织女洗澡的地方。另一说是天兵天将饮马的地方;

      古庙——天河池边椴树背后有一石砌古庙,相距约10米处也有一庙,均为石砌拱券。当地村民说可能是牛郎庙和织女庙,但大多考察的专家否定了这种说法。

      南天门——村西北1.5公里处。位于天河梁北端东侧,由香子背(又称相思背)与花山两座小山峰夹峙其间,是牛郎沟通往南天池的必经之路,也是传说中仙女下凡的必经之路。南天门旧址基石浩大,屹立年久,抗日战争中被拆毁,1962年南天池(大队)修复,规模较小。(花山向东200米有一处天然溶洞,称“仙人洞”,山顶有一座石砌哪吒塔,俗称“石大汉”,民间都有故事传说);

    金牛洞——天河梁东侧崖壁上有一天然洞穴,传说是牛郎藏牛之洞,一说是金牛星违犯大条被打入人间苦役修炼的地方;  牛头山——天河梁南端东西走向的山脉,传说是老牛死后埋葬的地方;

    老牛口——村南2公里,与天河梁隔山相望,山顶竖石肃立,传说中仙女洗澡后在此晒太阳,晾衣裙;

      饮牛池——位于牛郎峪村牛郎沟中,为一泓水塘,山泉常年流过,至今仍未涸竭。相邻一池水,塘已毁坏,仍见痕迹;

      牛郎洞——牛郎沟深处,依石崖洞有石块垒砌遗迹,传说牛郎与织女为躲藏天帝王母追寻而隐居于此;

      南天池、北天池——据说以前村内有南天池、北天池,村民环南天池而居,今池水已枯,仅存地名;

    这些地名与景观名,是当地百姓历代相传的,是不能轻易更改的,也是不敢轻易迁移的。这些地名和景点,形成了一条完整而系统的情节链,与传说故事的情节和细节基本一致。为“牛郎织女”故事起源于和顺提供了重要证据。

    (三)口口相传

    大量史料记载与民间口碑表明,“牛郎织女”故事在和顺县代代口口相传。尤其南天池所传牛郎织女故事,其内容与广泛相传的内容大概相同,但更加丰富具体。

    南天池村民有280多人,几乎人人都会讲述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。牛郎峪村民肯定地说,牛郎就是他们村的人,其舅父探知织女下凡洗浴的时刻,派人告知牛郎,让他去“窃衣”,然后便结成良缘。村民王秉毅(62岁)、王继生(52岁)讲述:牛郎排行老三,居牛郎峪,其舅叫青似海,居南天池村。牛郎与织女相爱得到了舅父的鼓励和帮助。王继生有手抄本故事流传。王继生祖上是邢台人,因水灾逃难到南天池,至今已传七代。

    四、打造“中国的情人节”

    “牛郎织女”传说起源地的确立,为和顺的旅游文化找到了龙头。这一确定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,并且为中国“情人节”找到了具有说服力的证据。另外,我们县也已经开展了“牛郎织女文化艺术节”来发展自己的经济。

    我相信只要我们县只要以此为契机,借助这一重要文化品牌,加大文化活县、旅游兴县的力度,打造别具特色的生态避暑名县


    0
    !我要举报